分类: 未分类

  • 2021年1月31日 新加坡本地社区1月30日再现三起确诊病例,包含一名在出现症状当天接种冠病疫苗的机场保安人员。

    继连七天成功“保零”后,新加坡本地社区今天(1月30日)再现三起确诊病例,包含一名在出现症状当天接种冠病疫苗的机场保安人员。

    根据卫生部文告,这名受雇于策安保安(Certis CISCO)的72岁新加坡籍男性,职责包括在樟宜机场第一搭客大厦检查入境人员的行李等。

    男子1月25日开始咳嗽、喉咙痛,却未求医。他当天也在樟宜机场第四搭客大厦接种了第一剂冠病疫苗。卫生部强调,疫苗不含活病毒,男子不可能因接种疫苗而被感染。男子的血清检测呈阴性,意味他是当前受感染的。

    男子27日接受轮流定期病毒检测,合并检测结果隔日出炉呈阳性。他同日再次接受个别检测,翌日结果也呈阳性。

    据初步调查,这名确诊者在1月28日与另外12人在樟宜一带的国民服役度假乡村俱乐部相约打网球。当局正在调查他们是否违反现行安全管理措施。

    另外两起社区病例则是一对夫妻,68岁的丈夫在义顺81街的大路咖啡店(Broadway Coffee Shop)担任清洁工,69岁的太太则是家庭主妇。两人都是本地永久居民。

    69岁妇人1月23日出现咳嗽和感冒症状,丈夫则是在26日开始喉咙痛和身体疼痛,两人都未立即求医。男子27日照常上班,当晚开始流鼻水,隔日待在家没返工。夫妻俩29日到综合诊疗所求医并接受检测,同天确诊。两人的血清检测结果尚未出炉。

    新加坡卫生部强烈呼吁,民众若感到身体不适,就算只是出现初期或轻微症状,也应负起社会责任,立即求医并留在家中,以免把病毒传给他人。

    另一方面,两个分别与早前确诊的验船师和港口领航员有关的感染群,因连续28天未出现新病例,已不再被列为感染群。

  • 英国表示有信心按计划在2月15日或之前,为1千5百万英国民众接种疫苗。欧盟承诺不会阻止辉瑞疫苗到英国。

    英国表示有信心按计划在2月15日或之前,为1千5百万英国民众接种疫苗。欧盟承诺不会阻止辉瑞疫苗到英国。

    2021-1-30 英国内阁办公室事务部长高文浩周六表示,英国首相约翰逊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约翰逊清楚表明,供应给英国的疫苗不应受阻。

    欧盟此前宣布,通过紧急授权程序,管控部分在欧盟境内生产的新冠疫苗出口到欧盟以外地区,包括英国,出口前都要通报。目前英国使用的疫苗部份来自英国药厂在比利时厂房生产的疫苗。

    冯德莱恩则表示,疫苗出口管制是临时性的,在今年3月底之前有效。目的是保障欧盟公民获得足够数量疫苗。英国对欧盟在决定前没有通知英国表示不满,并指英国会审慎考虑下一步行动。

    冯德莱恩向英国首相约翰逊承诺,欧盟管制疫苗出口,但不会中断德国生物制药和辉瑞药厂供应予英国的疫苗。

    冯德莱恩周五晚与约翰逊通电话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与约翰逊的谈判是建设性,双方同意的原则是,不应限制药厂履行合同。英国向辉瑞订购的疫苗可以出口。英国早前与辉瑞签订购买4000万剂疫苗的合同,疫苗在比利时一家工厂生产。

    欧盟的出口限制将影响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全球100个国家,但包括一些比较贫穷国家在内的许多其他国家则不受此限制。 欧盟坚称,这一管制措施是临时计划,并非出口禁令。 在伦敦和都柏林强烈抗议后,欧盟被迫取消了爱尔兰边境疫苗出口限制的计划。

  • 2021年1月29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六十三场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答记者问

    凌云就今年春运情况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运和往年比,会有哪些变化?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客流量怎么样?

    2021年春运从1月28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共40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春运浙江人口流动规模将显著低于常年,目前疫情发展形势严峻复杂,各级政府都在倡导人民群众就地过年,预计客运量还会持续下降。

    今年的春运从客流的结构来看,仍以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探亲流为主。春运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既要巩固去年以来疫情防控的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平安有序流动,又要时刻防范疫情的集聚性、区域性爆发,还要解决今年客流的运输任务。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变化:

    • 疫情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当前,国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疫情和局部集聚性疫情交织叠加,由此带来的新风险不断延伸。学生放假返浙、务工人员家属来浙、外地浙商回浙、部分探亲等人员叠加,进口的货物境外集装箱运输等存在着疫情输入的潜在风险,极大加剧了人、物同防的难度,将会深刻的影响今年的春运工作。
    • 群众出行的方式、出行路线、出行的流向受疫情的影响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春节前的飞机和火车票预定数量较往年大幅下降,意味着今年春运的道路运输较往年将有明显的变化。在出行方式上,受疫情影响,将从长途客运转变为自驾车的出行为主。从客流的时间分布上看,将从节前和节后两头集中,转变为节前客流相对分散,节后返程相对集中。在假日出游上,将从长途出行转为短途出行为主。城市周边和农村景点道路将成为交通堵塞的主要关注点。
    • 局部地区重点时段的客流、物流、车流相对集中,保畅通的压力仍然较大。今年浙江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拓展完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下,群众选择自驾行的意愿更加强烈。路网车流量将仍保持较高水平。

    1月28日是春运的第一天,全省各大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码头和公共交通全面启动了春运模式,春运秩序良好,运行平稳。受疫情影响和国家、浙江关于就地过年政策的引导,全省春运首日,客运量较2019年明显下降,因为2020年春运本身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对比的数据是2019年的数据。全省昨天共发旅客200.54万人,同比下降40%,其中铁路26.69万人次,同比下降61%;道路163.88万人次,同比下降31.63%;水路3.03万人次,同比下降62.68%;民航6.94万人次,同比下降61.71%。

    今年的特殊形势下,浙江春运工作有哪些安排?老百姓特别关心疫情防控、运力安排、应急物资准备等方面工作的进展,能否介绍下?

    在坚持疫情防控第一的前提下,把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的要求贯穿于春运工作之中,统筹做好春运和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各项措施,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平安有序出行。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做好准备:

    第一,毫不松懈地做好疫情防控。高兴夫副省长在全省的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强调,今年把防控作为第一要求来部署。省春运办印发了《浙江省2021年春运工作方案》,就统筹做好春运和春运疫情防控工作作了明确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组织领导、重点任务。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交通场站、车船、海港、口岸等24个交通运输行业的疫情防控指引。道路、民航等部门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春运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针对性地细化防控措施。各地、各单位均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检查,确保春运的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坚守底线做好春运安全。抓好春运企业主体责任、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全面开展运输工具,车站、机场、港口等重点场站,铁路沿线、高速公路、主干道路、重点桥隧等安全隐患的排查。以“两客一危”、重型货车、农村面包车等车辆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违法载客以及违规冒险行车、行船等不法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在春运前开展了第二轮“四不两直”的明察暗访,发布了“两公开一提示”的信息,公布了77处省级交通事故多发地段的信息,从1月28日开始实行了道路网区间测速,全省高速公路共设置了843个区间测速路段。

    第三,全力以赴保障运输通畅。优化运力配置,全力疏堵保畅,全面排查了易堵路段。制定了交通组织方案,细化具体交通疏导和分流的绕行方案。做好各类应急准备的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冰冻、极寒、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统筹安排了应急救援、应急运力组织、应急保障等措施,全省交通运输系统94支应急队伍5462人处于临战的准备状态,910台冬季应急除雪破冰设施均准备到位。

    第四,全心全意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优化售检票等重点环节服务举措,设置急客绿色通道,扩大“无接触”售检票服务。排查整改影响老年人日常出行的障碍,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针对性服务。继续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春运“情满旅途”等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孙黎明就浙江卫生健康系统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浙江卫生健康系统就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具体措施?

    春节日益临近,省卫生健康委把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创新推出农村地区疫情风险“三色”图,着力构建农村地区疫情精密智控网。主要有五个方面。

    科学分类管控。以六项数据指标为依据,即:密切接触者(含密接的密接)人数,疫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返乡人数,完成14天集中隔离后继续实施“7+7”管控措施的入境人数,在国内从事相对高风险职业人数,其他普通省外返乡人数等,经综合评估后,分别用红、黄、蓝三色表示农村地区不同预警级别的管控区域,实现科学分类、精准管控。

    精准人员管理。对红色、黄色管控区域内人员严格执行“14+7+7”“7+7”管理措施和“4+1”“2+1”核酸检测规定。红色管控区域限制人群聚集性活动,由各地综合评估后,停止集市、棋牌室、社戏、宗教活动、十人以上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黄色管控区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人群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活动期间均要求戴好口罩,管控区域内入境人员;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高风险地区城市返乡人员,相对高风险职业人员在日常健康监测期间禁止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蓝色管控区域内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其他普通返乡人员健康监测工作。实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全受控,无遗漏”。

    动态完善措施。利用互联网+模式和省精密智控疫情防控指挥平台,动态掌握全省农村地区疫情风险级别,指导各地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实现闭环管理,做到重点返乡人员“提前知、提前控”。截至1月28日20时,平台动态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地区红色管控区域657个、黄色管控区域1528个、蓝色管控区域19299个。

    建立驻村防疫指导员制度。派驻县乡医疗卫生人员包干负责指导服务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村(社区)来浙返乡人员数量,协助开展来浙返乡人员健康管理,监督指导村级卫生机构等哨点工作。目前全省共派驻2.63万余名驻村(社区)疫情防控指导员,已累计指导服务村(社区)17.19万次;累计纳入管理的来浙返乡人员24.47万人,其中重点人群3.23万人;累计巡查指导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3.77万次。

    加强监测预警。扩大核酸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对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养老院、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等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定期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农村药店可暂停销售退烧、抗感染等药物,如有购买该类药物的患者,应做好实名登记,并在2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导其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治排查,完善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在此还是提醒大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一定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建议自行在家服药观察。

    希望广大公众落实好个人的健康责任,自觉养成一米线、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树节庆文明新风,不大操大办,做到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家庭聚会聚餐10人以内。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共同守好疫情防控阵地,过一个祥和、安康的春节。

    浙江在组织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方面准备如何?从最近外省几起疫情传播事件来看,有的与医院感染有关,浙江怎样确保院感管理安全?

    进入冬春季疫情防控以来,浙江一直将核酸检测作为落实“四早”的关键措施,积极应对全员核酸检测时需求激增的情况,全力做好各项准备。

    成立省核酸检测工作专班。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浙江增设了由省卫生健康委、经信厅、公安厅、财政厅等10个单位组成的核酸检测工作专班,确保疫情发生时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技术力量、物资设备等资源进行统一指挥调配,满足重点人群、环境、货品检测以及社区大规模核酸筛查需要,推动浙江核酸检测管理标准化、数字化建设。

    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核酸检测能力主要包括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两方面,是完成大规模检测工作的基础。前期浙江在支援北京、乌鲁木齐、喀什以及目前的石家庄、邢台等地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时,均派出了来自全省各地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检验人员,丰富了11个地市检测人员的实战经验。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全省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的技能比武,进一步推进检测质量同质化、标准化。

    制定完善全省核酸检测工作预案。按照“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突出重点、方便群众、确保安全”的原则,以县(市、区)为主体,科学划分责任网格至最小单位,全面摸清动态掌握网格全员底数,按照量化细化、闭环管理的要求,合理调配核酸检测资源,确保以最快速度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另外,针对外省疫情防控当中暴露出来的院感问题,结合当前面临的形势,在做好常态化院感防控的同时,我们又重点对加强医疗机构后勤及外聘人员管理做了专项部署。 

    加强健康监测管理。将医疗机构的后勤及外聘服务外包人员纳入日常健康监测管理范围,严格落实健康申报制度,定期做好核酸检测,并纳入到医院疫苗应接尽接范围,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外聘人员社会兼职和旅居风险管理,消除疫情防控风险点和管理盲点。

    加强第三方服务保障人员管理。对提供配送、各类物资清运、维修等第三方服务的人员,明确了健康管理要求,进入院区严格落实“亮码+测体温+戴口罩”等措施,并详细询问旅居史。将服务保障人员的日常健康监测管理要求事项纳入第三方服务采购合同范畴,对反复进出医院的人员,要求定期提交健康监测证明。

    加强医疗机构后勤场所环境的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在定期开展重点场所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等非重点区域的墙面地面、门窗玻璃、织物表面、卫生间台面表面等样本的采集,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时做好结果上报及后续调查处置工作。

  • 2021-1-29 1月29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六十三场新闻发布会。陈广胜还就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作简要通报

    陈广胜还就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作简要通报。

    持续打好疫情精密智控组合拳

    为打赢冬春季疫情防控攻坚战,浙江围绕“四个确保一个力争”总体目标,进一步筑牢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防线”,以“十个严格”完善精密智控措施,即: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严格抓好返乡人员健康管理,严格按照规范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严格抓好校园疫情防控,严格加强医疗机构防控,严格规范特殊场所防控,严格强化源头查控,严格控制交通客流,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根据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迭代推出精密智控指数7.0版。按照“境内人员管控”“入境人员管控”“物品风险防控”“防控能力提升”四大模块,对各市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增加“重点人群疫苗接种”“重点场所口罩佩戴”“集中监管仓运行”“样本核酸抽检”等二级指标,充分发挥指数对防疫工作的引导推进作用。依托“浙里督”平台建设新冠肺炎疫情精密智控指数管理系统,实现一体化数据监测、智能评价和非现场督查。

    继续运用“健康码”风险识别功能,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观察、日常健康监测等人员区别赋码,为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鉴于人员跨省域流动是疫情传播的突出风险源,浙江以村(社区)为单位,根据春节春运期间来浙返乡人员的构成和规模,运用红、黄、蓝三色进行预警风险等级分类,有针对性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依据风险等级加强来浙人员健康管理

    基于国内疫情形势综合研判,按照动态调整、精密智控的要求,浙江对目前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邢台市南宫市、黑龙江省绥化市和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吉林省通化市、北京市大兴区(为乘坐客运航班短时间途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员除外)等来浙返浙人员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对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廊坊市固安县和保定市定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呼兰区、道里区、道外区和大庆市龙凤区、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赵全营镇,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和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等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对部分中风险地区根据疫情溯源等因素研判,对其所在城市来浙返浙人员不纳入重点管控范围。

    对上述中高风险地区所涉及的来浙返浙人员,到达目的地须核验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该信息的“健康码”绿码。对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或信息的,应立即引导到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对结果为阴性者按规定实行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同时,对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未满28天的来浙返浙人员,依据其旅居史倒推补足必要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观察、日常健康监测时间,期满进行核酸检测。

    此外,对全域已降为低风险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二道区,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等来浙返浙人员已不再作为疫情防控重点人群。1月28日为今年春运启动日。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总体部署,对省外低风险地区来浙返乡人员,以及省内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等四类重点人群返乡的,核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实施必要的日常健康监测。为降低检测费用,对春运期间低风险地区出行人员,按自愿原则可采取混采技术开展核酸检测。其中,公立医疗机构以混采技术开展的核酸检测,每样本收费不高于20元。

    压茬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是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的重要举措。经过全面调查摸底,按照保障重点、有序推进、确保安全、知情同意的原则,浙江在第一阶段完成涉及进口冷链物品一线工作人员紧急接种的基础上,已完成第二阶段即铁路、民航、公路等交通运输服务从业人员紧急接种工作。医疗卫生人员、社会基本运行保障关键岗位人员等紧急接种工作正全面稳步展开,力争做到“应种尽种”。

    赴疫情严重国家(地区)出行的人员,面临较高的病毒感染风险。凡因私出国(境)工作、学习的人员,可按各地规定的预约方式进行接种。相关人员持身份证、本地户口簿或居住证、护照、有效签证,以及必要的出国(境))证明材料,如民航机票信息、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劳务公司出具的证明等,到当地指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单位进行接种。

    为确保紧急接种有条不紊推进,浙江全面压实监管责任,严格落实接种单位归口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操作,并发挥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管理模式优势,保证每个接种点都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现场值守,加强配套医疗救治保障。新冠疫苗接种主要依托街道(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还根据实际情况,本着就近便利原则设置临时接种点。目前,全省已有培训验收合格的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单位1967家,其中二级以上医院设置233个临时接种点;截至1月28日,已组织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101.8万人、138.5万剂次,均未收到严重不良反应。


    积极引导省外务工人员留浙过年

    春节临近,从往年情况看,80%以上的外地员工要返乡过年。但由于国内多点暴发疫情,人员大规模、长距离流动将面临感染风险,也给节后返岗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浙江相关部门出台了留企员工稳产保畅“浙十条”,要求各地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鼓励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安排文体旅游活动、组织技能培训、改善就餐条件、落实假期加班调休等措施,并动员工会组织开展节日慰问、丰富节日生活,吸引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当地过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更是往日家人团圆的时刻,但非常时期须以非常应对。对留浙过年的外地员工,浙江大地着力营造“家”的氛围,不少地方针对外来农民工群体,推出赠送当地特产、话费流量充值、快递关爱卡、免费开放景点、奖励新居民积分、开展医疗健康服务等活动,从点滴细节传递关切、汇聚温暖。同时,推进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确保春节前欠薪问题“两清零”。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全力做好企业节日生产要素保障,切实做好留企员工生活服务保障,尤其是加强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餐饮商超、公共交通、治安消防等配套服务,给未返乡的外地员工多一份舒心安心。

  • 2021-1-30 新冠疫苗开始注射到现在已经快要两个月,目前全世界已有6000万人口接受了疫苗接种。但是在各国加速接种的同时,我们对新冠疫苗还是有一些尚未解答的问题,其中甚至有些很基本的问题我们都不清楚

    新冠疫苗开始注射到现在已经快要两个月,目前全世界已有6000万人口接受了疫苗接种。

    但是在各国加速接种的同时,我们对新冠疫苗还是有一些尚未解答的问题,其中甚至有些很基本的问题我们都不清楚。

    1. 疫苗的免疫力能维持多久?

    感染过新冠病毒或者接种新冠疫苗之后,免疫力能维持多久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的问题。

    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一年之后,有关中期和长期免疫力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已经发表。

    根据美国加州的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a Jolla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的研究,新冠病毒感染者在痊愈之后,其免疫力能维持至少6个月。

    这和英格兰公共卫生机构(Public Health England)的发现大致相同,该机构表示大多数病人康复后免疫力能维持至少5个月。

    考虑到新冠病毒疾病还是一年前才出现的流行病,科学家相信免疫力应该能维持更长的时间,甚至长达数年之久。

    疫苗提供的免疫力也大致相同,但每个人身体体质不同,也许有些人免疫力能维持更久,有些人免疫力维持更短。

    英国莱斯特大学病毒学家朱利安·唐(Julian Tang)表示,“疫苗接种工作才刚开始,现在很难断定免疫力能维持多久,大概是介于6至12个月之间,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病人本身,以及疫苗的种类。”

    美国梅奥诊所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分子医学教授巴德利(Andrew Badley)更为乐观,“我相信疫苗的效用和免疫力可能持续几年。详细分析感染变异毒株的病例和患者接种后的反应也非常重要。”

    1. 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新冠病毒吗?

    严格来说,这是有可能的。

    首先,大部分的疫苗要等到接种二至三周之后才会产生保护力,如果在接种疫苗的第二天,或是一周后暴露在新冠病毒下,还是有可能会被感染的,而且还会传播病毒给其他人。

    就算是在接种疫苗数周之后再暴露在新冠病毒下,也不能说绝对不会被感染。

    美国梅奥诊所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分子医学教授巴德利(Andrew Badley)表示,现有的数据显示,一些接种过疫苗的人还是会感染新冠病毒,但是比起没接种疫苗的人,他们体内的病毒量比较少,病情也更加轻微,传播病毒给其他人的机会更小。

    医学界目前的共识是,不论是哪一种疫苗,都能够保护绝大多数的人,但是保护免于感染和散播病毒的程度如何还很难下定论。

    1. 疫苗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也有效吗?

    这是许多人关切的问题之一,病毒一直在不停改变适应环境,有时候是因为抵抗疫苗而出现变异。

    英国和南非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已经散播到其他国家,而且因为传染力更强而更难以对付。

    莫德纳疫苗已经表示,疫苗对英国和南非新出现的变异病毒仍然有效,但他们会研发新疫苗成分提高保护力。

    辉瑞/BioNTech疫苗也表示能有效对抗新变异毒株,但是巴德利教授表示,没有100%有效的疫苗,疫苗的保护程度要看病毒的变异情况。

    总结来说,各国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将持续观察,密切注意是否有新变异病毒株出现,并评估现有治疗方法和疫苗是否有效。

    1. 需要在多长时间里,接种多少剂量?

    举例来说,辉瑞/BioNTech、莫德纳和牛津/阿斯利康等三种疫苗,都需要分别接种两个剂量的疫苗。

    在一开始,根据不同疫苗的测试情况,人们被告知需要在接种第一剂疫苗的3至4个星期之后,接种第二剂疫苗。

    但是在2020年底,英国政府宣布将首先扩大第一剂疫苗的接种,让尽可能多的人先接种第一剂疫苗,然后在3个月之后接种第二剂疫苗。

    英国政府的做法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讨论,但是辉瑞和大多数的科学界人士仍然表示需要按照临床测试验证的方式进行疫苗注射,也就是第一剂和第一剂相隔21天。

    世界卫生组织也做出建议,认为两剂疫苗之间最好只相隔21天或28天,在特殊情况下最多拉长到6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