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9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六十三场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答记者问

凌云就今年春运情况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运和往年比,会有哪些变化?1月28日春运开始后,客流量怎么样?

2021年春运从1月28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共40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春运浙江人口流动规模将显著低于常年,目前疫情发展形势严峻复杂,各级政府都在倡导人民群众就地过年,预计客运量还会持续下降。

今年的春运从客流的结构来看,仍以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探亲流为主。春运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既要巩固去年以来疫情防控的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平安有序流动,又要时刻防范疫情的集聚性、区域性爆发,还要解决今年客流的运输任务。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变化:

  • 疫情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当前,国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疫情和局部集聚性疫情交织叠加,由此带来的新风险不断延伸。学生放假返浙、务工人员家属来浙、外地浙商回浙、部分探亲等人员叠加,进口的货物境外集装箱运输等存在着疫情输入的潜在风险,极大加剧了人、物同防的难度,将会深刻的影响今年的春运工作。
  • 群众出行的方式、出行路线、出行的流向受疫情的影响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春节前的飞机和火车票预定数量较往年大幅下降,意味着今年春运的道路运输较往年将有明显的变化。在出行方式上,受疫情影响,将从长途客运转变为自驾车的出行为主。从客流的时间分布上看,将从节前和节后两头集中,转变为节前客流相对分散,节后返程相对集中。在假日出游上,将从长途出行转为短途出行为主。城市周边和农村景点道路将成为交通堵塞的主要关注点。
  • 局部地区重点时段的客流、物流、车流相对集中,保畅通的压力仍然较大。今年浙江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拓展完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压力下,群众选择自驾行的意愿更加强烈。路网车流量将仍保持较高水平。

1月28日是春运的第一天,全省各大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码头和公共交通全面启动了春运模式,春运秩序良好,运行平稳。受疫情影响和国家、浙江关于就地过年政策的引导,全省春运首日,客运量较2019年明显下降,因为2020年春运本身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对比的数据是2019年的数据。全省昨天共发旅客200.54万人,同比下降40%,其中铁路26.69万人次,同比下降61%;道路163.88万人次,同比下降31.63%;水路3.03万人次,同比下降62.68%;民航6.94万人次,同比下降61.71%。

今年的特殊形势下,浙江春运工作有哪些安排?老百姓特别关心疫情防控、运力安排、应急物资准备等方面工作的进展,能否介绍下?

在坚持疫情防控第一的前提下,把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的要求贯穿于春运工作之中,统筹做好春运和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各项措施,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平安有序出行。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做好准备:

第一,毫不松懈地做好疫情防控。高兴夫副省长在全省的春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强调,今年把防控作为第一要求来部署。省春运办印发了《浙江省2021年春运工作方案》,就统筹做好春运和春运疫情防控工作作了明确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组织领导、重点任务。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交通场站、车船、海港、口岸等24个交通运输行业的疫情防控指引。道路、民航等部门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春运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针对性地细化防控措施。各地、各单位均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督查检查,确保春运的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坚守底线做好春运安全。抓好春运企业主体责任、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全面开展运输工具,车站、机场、港口等重点场站,铁路沿线、高速公路、主干道路、重点桥隧等安全隐患的排查。以“两客一危”、重型货车、农村面包车等车辆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违法载客以及违规冒险行车、行船等不法行为,切实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在春运前开展了第二轮“四不两直”的明察暗访,发布了“两公开一提示”的信息,公布了77处省级交通事故多发地段的信息,从1月28日开始实行了道路网区间测速,全省高速公路共设置了843个区间测速路段。

第三,全力以赴保障运输通畅。优化运力配置,全力疏堵保畅,全面排查了易堵路段。制定了交通组织方案,细化具体交通疏导和分流的绕行方案。做好各类应急准备的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冰冻、极寒、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统筹安排了应急救援、应急运力组织、应急保障等措施,全省交通运输系统94支应急队伍5462人处于临战的准备状态,910台冬季应急除雪破冰设施均准备到位。

第四,全心全意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优化售检票等重点环节服务举措,设置急客绿色通道,扩大“无接触”售检票服务。排查整改影响老年人日常出行的障碍,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针对性服务。继续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春运“情满旅途”等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孙黎明就浙江卫生健康系统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浙江卫生健康系统就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具体措施?

春节日益临近,省卫生健康委把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创新推出农村地区疫情风险“三色”图,着力构建农村地区疫情精密智控网。主要有五个方面。

科学分类管控。以六项数据指标为依据,即:密切接触者(含密接的密接)人数,疫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返乡人数,完成14天集中隔离后继续实施“7+7”管控措施的入境人数,在国内从事相对高风险职业人数,其他普通省外返乡人数等,经综合评估后,分别用红、黄、蓝三色表示农村地区不同预警级别的管控区域,实现科学分类、精准管控。

精准人员管理。对红色、黄色管控区域内人员严格执行“14+7+7”“7+7”管理措施和“4+1”“2+1”核酸检测规定。红色管控区域限制人群聚集性活动,由各地综合评估后,停止集市、棋牌室、社戏、宗教活动、十人以上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黄色管控区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人群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活动期间均要求戴好口罩,管控区域内入境人员;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高风险地区城市返乡人员,相对高风险职业人员在日常健康监测期间禁止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蓝色管控区域内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其他普通返乡人员健康监测工作。实现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全受控,无遗漏”。

动态完善措施。利用互联网+模式和省精密智控疫情防控指挥平台,动态掌握全省农村地区疫情风险级别,指导各地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实现闭环管理,做到重点返乡人员“提前知、提前控”。截至1月28日20时,平台动态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地区红色管控区域657个、黄色管控区域1528个、蓝色管控区域19299个。

建立驻村防疫指导员制度。派驻县乡医疗卫生人员包干负责指导服务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村(社区)来浙返乡人员数量,协助开展来浙返乡人员健康管理,监督指导村级卫生机构等哨点工作。目前全省共派驻2.63万余名驻村(社区)疫情防控指导员,已累计指导服务村(社区)17.19万次;累计纳入管理的来浙返乡人员24.47万人,其中重点人群3.23万人;累计巡查指导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3.77万次。

加强监测预警。扩大核酸应检尽检范围,每周对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养老院、农贸市场、村民活动室等场所环境开展核酸检测,定期入户开展抽样检测。农村药店可暂停销售退烧、抗感染等药物,如有购买该类药物的患者,应做好实名登记,并在2小时内报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导其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治排查,完善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在此还是提醒大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一定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建议自行在家服药观察。

希望广大公众落实好个人的健康责任,自觉养成一米线、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树节庆文明新风,不大操大办,做到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家庭聚会聚餐10人以内。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共同守好疫情防控阵地,过一个祥和、安康的春节。

浙江在组织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方面准备如何?从最近外省几起疫情传播事件来看,有的与医院感染有关,浙江怎样确保院感管理安全?

进入冬春季疫情防控以来,浙江一直将核酸检测作为落实“四早”的关键措施,积极应对全员核酸检测时需求激增的情况,全力做好各项准备。

成立省核酸检测工作专班。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浙江增设了由省卫生健康委、经信厅、公安厅、财政厅等10个单位组成的核酸检测工作专班,确保疫情发生时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业技术力量、物资设备等资源进行统一指挥调配,满足重点人群、环境、货品检测以及社区大规模核酸筛查需要,推动浙江核酸检测管理标准化、数字化建设。

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核酸检测能力主要包括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两方面,是完成大规模检测工作的基础。前期浙江在支援北京、乌鲁木齐、喀什以及目前的石家庄、邢台等地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时,均派出了来自全省各地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检验人员,丰富了11个地市检测人员的实战经验。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全省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的技能比武,进一步推进检测质量同质化、标准化。

制定完善全省核酸检测工作预案。按照“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突出重点、方便群众、确保安全”的原则,以县(市、区)为主体,科学划分责任网格至最小单位,全面摸清动态掌握网格全员底数,按照量化细化、闭环管理的要求,合理调配核酸检测资源,确保以最快速度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另外,针对外省疫情防控当中暴露出来的院感问题,结合当前面临的形势,在做好常态化院感防控的同时,我们又重点对加强医疗机构后勤及外聘人员管理做了专项部署。 

加强健康监测管理。将医疗机构的后勤及外聘服务外包人员纳入日常健康监测管理范围,严格落实健康申报制度,定期做好核酸检测,并纳入到医院疫苗应接尽接范围,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外聘人员社会兼职和旅居风险管理,消除疫情防控风险点和管理盲点。

加强第三方服务保障人员管理。对提供配送、各类物资清运、维修等第三方服务的人员,明确了健康管理要求,进入院区严格落实“亮码+测体温+戴口罩”等措施,并详细询问旅居史。将服务保障人员的日常健康监测管理要求事项纳入第三方服务采购合同范畴,对反复进出医院的人员,要求定期提交健康监测证明。

加强医疗机构后勤场所环境的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在定期开展重点场所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等非重点区域的墙面地面、门窗玻璃、织物表面、卫生间台面表面等样本的采集,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时做好结果上报及后续调查处置工作。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