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儿童急性传染病,病毒由口腔进入消化系统,侵入血液、神经系统,然后开始攻击脊髓。这种疾病虽然不如天花那么致命,但从患者角度看同样残忍 — 大概率会导致无法逆转的终身残疾,最常见的是腿瘸。
数据显示,脊髓灰质炎致残的患者中,多达十分之一因呼吸道肌肉功能丧失而死亡。1920年代发明了金属肺辅助脊髓灰质炎患者呼吸,但弊端很大。患者通常需要在这个铁盒子里一动不动地躺数周接受治疗,有些患者不得不终身躺在那个铁盒子里。
这种传染病毒的另一个险恶之处是感染后没有显而易见的外部症状,比如斑疹、水疱等。它是一种古老的病毒,跟人类纠缠3千年,但一直到1905年,斯德哥尔摩的儿科医生伊瓦尔·威克曼(Ivar Wickman)才揭示出它的本质:一种可以传染的病毒。
1952年,美国医生乔纳斯·索尔克(Jonas Salk)研发出第一支小儿麻痹症疫苗,阿尔波特·萨宾(Albert Sabin)于1961年推出改良版,接种方式从注射改为口服。这是防疫的一大突破。口服疫苗出现后,美欧小儿麻痹症感染病例显著减少。
中国医学科学家和病毒学家顾方舟1960年研制出首批脊灰(Sabin型)活疫苗,1962年又牵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这种粉红色的小糖丸在全国普及后,脊灰发病率骤减。
人类在打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道路上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犯过惨痛的错误。其中令人极为痛心的悲剧是美国喀特尔实验室(Cutter Laboritories) 生产的活疫苗导致160名儿童接种后终身残疾,10人死亡。
1988年,WHO推出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美国率先于1994年被WHO证实消灭了脊灰,成为无脊灰国家;随后获得认证已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的是西太平洋地区和中国(2000年)、欧洲(2002年)和东南亚(2014年)。
疫苗和治疗使得大约1800万人避免了因病致瘫的命运,150万儿童得以存活。
现在世界仍未消灭脊灰病毒传染的只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每年有几十例感染病例。
发表回复